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某种物质》:当苏(SUE)醒来之时

新闻资讯 身体,电影,伊丽莎白,观众,主体,物质,好莱坞,黛米,空间,怪物,女性,窥镜,海报,北京,方式,无法,关系,艺术,畸形,节目,输液,软管,身份,世纪,想象,中心,上海,暴力,星光, 12-19

《某种物质》艺术海报:苏宛如梦境般萦绕

《某种物质》艺术海报:在容貌中拉扯/流动的伊丽莎白和苏

余论:SUE之外的映射

“What is your Substance,/whereof are you made/Since every one hath, every one, one shade/And you, but one, can every shadow lend.”(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们何以生成/竟让千万随影跟从/每人仅一身影/你亦如是,却影响每人)这是来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53首的开头,它的直白版本即为“某种物质”注射液包裹中随带的箴言“Remember You Are ONE”。

YOU/ONE并非只是电影中的伊丽莎白与SUE,也是所有看似主动卷入这场凝视/被凝视的意识形态规训的群体。

一闪而过年轻时伊丽莎白被众星拱月的掠影,从未露面的上一个面试健身操节目的女性,在跨年秀中伴舞的女子,都是YOU/ONE中的一员。即便有不同男性出场,他们也都作为不同生态位上的凝视者:被大量特写局部的节目制作人Harvey,不舍得再写一张通讯方式的老同学Fred,住在对面时刻献殷勤的Oliver……他们共同形成劳拉·穆尔维式的标准窥视癖/被窥者结构。

即便在电影之外,参与本片的两位主演黛米·摩尔(Demi Moore)与玛格丽特·库里(Margaret Qualley)正好亦是好莱坞影视生态的两个鲜明写照,身居“U”的两端。

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少者,居于现实好莱坞明星生态下的现状与电影《某种物质》里所苏醒的一切别无二致。如果我们把电影中的恐怖境遇以“一种幻想的方式呈现,目的是让人相信之外的地方都是真实的”,只是停留在以凝视的方式反凝视的空洞批判上,或者把它当做一场群像二联性精神病(Folie à deux)症候群,那就真是掉落入“处于超真实和拟真的序列之中”[14]不可自拔:

黛米在自传《翻天覆地》(Inside Out)中直接袒露,她在母亲的影响下自己从小就有滥用药物的经历,并且在成名后为了维持容貌身形,继续进行生物医美直到被围观者发现面部早已出现僵硬症状。这当然也不是黛米第一次这样出现在大众面前,她曾于1991年用自己的怀孕写真登上了《Vanity Fair》的封面。甚至《某种物质》里SUE几乎夜夜笙歌而不知疲倦的经历,也正是黛米少年成名时所进行过的一切。

难怪导演法尔雅会找上黛米出演老年的伊丽莎白。而且黛米非常期待加入该部电影,因为她“不像演的”而是可以在电影中真正做自己。也是直到后采里,观众才知道伊丽莎白“卸妆戏”其实早已是黛米自己对年华容颜逝去后真实的心理写照,她用极为粗鲁的方式刺挠自己的脸部,本身就是对好莱坞在她身上留下痕迹的反抗。

玛格丽特在电影中几乎完美的光滑身体却并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化妆师皮埃尔(Pierre-Olivier)所设计的符合完美黄金比例的假体。就如黛米需要在长达五个阶段(皮埃尔团队将其命名为安魂曲、手指、咕噜、小魔怪和怪物)内穿上各种越来越阁楼疯女人的假体一样,玛格丽特也是如此。

不过她一开始穿上的是屋里天使的假体。而那段几乎堪称凝视顶峰的带有强烈诱惑意味的健身操,是玛格丽特之前从未拥有过的表演经验,以致于在拍摄结束后形成强烈的精神创伤。此后穿上的则是怪物伊莉莎苏愈30斤的负重胶体。无论是完美身体还是怪物胶体,都是敌我同源的人工制品,也都不再是被明细的二元结构下的肉身。

让我们重新回到当苏(SUE)醒来之时,她当时对镜自怜的是无法被区隔与划定的、人造物紧贴在肉身上的蜕像(metaphorical image)。它是一次闪前,既来自过去(伊丽莎白/黛米的年少模样),也来自未来甚至是死亡(不变的好莱坞星光大道);它也是一次液态流动的女性凝视,是“时间的(无尽的)系列变化与过去和现在的再混合”[15]。

注释:

[1] Laura Mulvey. Freud, Hollywood and the male gaze [OL]. Kongfu Girls译. https://mp.weixin.qq.com/s/Mnee0mwJ6HSJ-ck5-Ih-2g

[2] Elena del Río. The Body as Foundation of the Screen: Allegories of Technology in Atom Egoyan’s Speaking Parts[J]. Camera Obscura , 1996, (37-38): p94-115.

[3]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本[M]. 邓晓芒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p11.

[4] 戴锦华. 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p227.《电影手册》编辑部在《约翰·福特的》中更加直白的表述为“不仅要看说的是什么,以及(因为它们不想说而)没说的是什么”,即被当做默许存在的他者场景。

[5] [美]乔纳森·克拉里. 观察者的技术:论十九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M]. 蔡佩君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p135.

[6] 王淳馨. 身外之身——身体恐怖片中的情动[D].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学位论文. 2023.7:p18、22.

[7] [法]让-雅克·库尔蒂纳主编. 身体的历史(卷三)[M]. 孙圣英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p155.

[8] [美]维维安·索布切克. 我手指所知道的一切:电影美觉主体,或肉身的视觉[J]. 韩晓强译. 电影艺术, 2021(5):p87.

[9] [美]克拉里.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M]. 许多,沈清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9:p12.

[10] The Dangerous Maybe. Lacan’s Borromean Knot and the Object-Cause of Desire[OL]. Medium:https://thedangerousmaybe.medium.com/lacans-borromean-knot-and-the-object-cause-of-desire-3fd580df80b

[11] [美]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 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M].杨莉馨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5:p48、50.

[12] 程庭辉,胡镓. 勒内·基拉尔的复影概念与欲望美学[J]. 外国美学(第40辑)2024(1):p261.

[13]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 斜目而视:透过通俗看拉康[M]. 李广茂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4.4:p154、156.

[14] Baudrillard,Jean . Simulations[M],trans. Paul Foss,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 New York: Semiotext(e):p25

[15] [荷]帕特里夏·皮斯特斯等. 闪速前进:后电影文论选[M]. 陈瑜等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3(8): p169.


编辑: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伊丽莎白,身体,电影,物质,主体,观众,好莱坞,的是,都是,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