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做最坏的打算,中国如何应对极端关税政策?

新闻资讯 中国,美国,特朗普,关税,政策,企业,产品,极端,政府,全球,市场,情况,部门,经济,越南,财政,布局,笔者,力度,原油,措施,能源,制造业,地方,风险,公司,姜传钺,压力,技术, 11-26

中国如何应对

笔者以为,面对特朗普政府归来对中国的短期冲击,一方面中国应该适当增加从美国的进口,争取贸易谈判化解双方分歧;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特别是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稳定总需求。中长期而言,中国更需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扩大开放,推动改革,提升综合国力。这才是对于特朗普归来的最好回应。

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中方同意从美国增加农产品、能源和制成品的进口,后来因为疫情冲击,协议并未有效执行。中方可以通过国有企业增加对美采购等方式,增加对美国的进口,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应该争取与美国谈判解决贸易方面的分歧,最大程度降低美国加征关税的范围和幅度。

此外,外部的不确定性和通缩压力也意味着国内逆周期调剂的政策仍需加强。考虑到汇率贬值已经约束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财政政策需要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推出的总额12万亿元地方债务置换安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仅金融和财政风险下降,地方政府现金流改善还可以通过偿还企业欠款和补发公务员工资的方式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推动需求回升,市场信心也有所改善。

但是当下财政刺激的力度仍有不足,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进一步扩大赤字、扩大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仍然是必要的。此外,与财政刺激的规模相比,财政刺激的投向可能更加重要,除了继续扩大“以旧换新”支持消费品和设备更新,更大力度提升低收入人群补贴,乃至大范围发放消费券直接刺激消费,都应该是应对特朗普冲击的后备选项。

中期而言,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可以在四个层次上加以应对:

首先,应该坚持自由贸易的取向,继续推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为美国市场空间缩小之后出口部门的调整创造便利条件。对中国出口企业开拓新市场可能面对的一些风险,财政部门可以在符合国际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对出口信保实施补贴等措施适当帮助企业分担成本。

其次,应该继续加大支持中国企业全球布局。即使在美国对华采取极端措施的情况下,美国对所有国家产品同时加征关税的可能性也比较低。海外布局有利于中国企业降低风险。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需要改革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从GDP转向GNP(国民生产总值)。中国海外投资的回报和外派中国公民的工资都算作GNP,而不算作GDP。

第三,鉴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点正在从货物转向服务和投资和数字贸易、从关税等“边境措施”转向公平竞争等“境内制度要求”,中国应该积极参与新一代经贸协定(如CPTPP)的谈判,以开放促改革,推动国内扩大投资准入、增加服务业开放、所有制竞争中性等体制改革,并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这些改革的进展,不仅会使得贸易部门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也会提升中国整体经济竞争力。

最后,在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盈余即将创出历史新高、贸易盈余占GDP比重反弹之际,中国还需要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保制度、提振内需和消费、降低过剩储蓄。在房地产部门经历深度调整之后、找到经济新引擎既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对外部的“再平衡”。

(作者沈建光为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樊磊为研究总监,姜传钺为宏观研究员;编辑:王延春)


编辑: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美国,中国,关税,政策,贸易,东盟,中美,通胀,越南,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