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一份判决书出错100多次,法治经不起这么折腾

新闻资讯 法官,司法,法院,错误,辩护人,何华芳,图片,诸暨,文书,名字,委员会,边粉芳,概念,前者,案一审,当事人,阶段,来源,法治,漏洞百出,一审判决,单位,戴金飞,庭长,原文,责任,数 03-26

如此“疏漏”是对当事人不负责、对案件不负责、对法治不负责。

近日,在《北京青年报》报道后,一份“漏洞百出”的一审判决书,在舆论场上引发关注。3月21日,浙江省绍兴市中级法院审理一起“合同诈骗案”,此次开庭为该案二审质证阶段,该案一审由诸暨市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庭上,当事人何华芳的辩护人举例指出本案一审判决书存在明显错误。其中最为荒谬的一处,是判决书将一笔5735019.54元的借款多写了一个“万”字,直接从百万量级跃升为百亿量级。除此之外,其他林林总总的错误也不在少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两份涉事判决书上载明的审判长戴金飞、审判员边粉芳,在单位里都是屡获表彰的模范干部。其中,戴金飞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度获诸暨法院“办案标兵”称号,边粉芳2020年、2021年、2022年均在诸暨法院年度总结大会上获得表彰。这些信息和这两份判决书体现出来的东西,怎么看都是矛盾的。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2023年11月,我国在司法审判领域全面推行“阅核制”。报道指出:“阅核制”的本质要求就是院庭长依据审判监督管理权力和权责清单对合议庭、独任法官作出的裁判文书等法律文书进行审核把关。只有以最严肃的态度,把审核、把关的责任层层压实,才能让每一起案件的判决经得起考验,进而维护司法尊严。对此,所有司法工作者都应有所警觉,带着对法治的敬畏对待自己手中的裁判文书。如今,这起案件正处于二审阶段,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在查明案情真相的同时,也对这两份判决书有个说法。只有明确责任,并做出相应惩戒,才能让类似的判决书不再出现在当事人面前。


编辑: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判决书,错误,都是,法官,司法,北京青年报,诸暨,案件,这份,辩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