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专访“最懂中国的西方经济学家”:如何解读“金融强国”?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形势?

新闻资讯 金融,强国,外资,罗奇,斯蒂芬·罗奇,主席,中国经济,经济学家,朱梓橦,主持人 02-29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战略高度,释放了中国金融事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信号。2024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六大核心要素: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被誉为“最懂中国的西方经济学家”。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挽救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团队的声誉而踏上中国大陆的国土,这位老人已深入研究中国经济近30年,他会如何解读金融强国的意义,又会如何看待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呢?

罗奇:中国需警惕中长期结构性问题 特别是人口老龄化

主持人 朱梓橦:

罗奇先生,2023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这个结果实际上超出了官方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对于这个表现,您有何评价?

摩根斯坦利亚洲区前主席 斯蒂芬·罗奇:

首先,你不能根据过去发生的事情来预测未来。因此,尽管政府成功实现了相对温和的增长目标,但人们仍然对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的前景感到担忧,包括今年2024年的增长前景。中国存在一些短期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相对明显,涉及房地产市场、融资工具及下跌的股市等各个方面。我相当有信心中国可以通过过去使用过的财政和货币等类型的补救措施来解决这些短期问题我更担心的是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已经引发了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这种情况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

我还担心生产率增长的趋势,这听起来很技术化,但很重要的是如何在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能够从仍在就业的工人中挤出更多产出,以保持增长目标。因此,这些长期问题非常重要。此外,我想说一下我已经强调了20多年的主题,即需要重新平衡中国经济结构,更多地拉动国内个人消费的支持,而不仅仅依赖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增长。


编辑: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中国,金融,斯蒂芬,强国,罗奇,目标,我认为,外国,稳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