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2000多年,你们老想把他的墓挖了干嘛?”
考古是人民的事业
当得知许卫红是考古工作者,又在陕西工作后,绝大部分人会问许卫红一个相同的问题:“秦始皇陵到底什么时候挖?”
曾经每次收到这样的问题,许卫红都会很生气,甚至会反怼回去:“和你有啥关系,你准备挖了它干啥?”
作为一名参与了20多年秦始皇帝陵的兵马俑考古、咸阳城遗址考古人,今年50岁的许卫红如今的身份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秦都咸阳城考古领队。
许卫红看到了在抖音做科普的力量,也给她的工作本身带来了更多的启发
许卫红坦言,做短视频自己还仍然在探索和尝试,转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节奏,并且要关注社会热点,视听效果都需要好,这样才有更好的传播力。要尽量避免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逐步将公众带进感兴趣的考古话题中来。
学术的严谨和理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乏味,抖音上的科普短视频则要便于公众理解,同时兼顾趣味,两套逻辑如何打通?高冷的知识,不应该是一条条枯燥抽象的概念,而是生动有趣的例子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贴士。做科普不仅仅是介绍知识,也传播一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看问题的视角。
许卫红回忆起自己的一次创作中,谈起了一件文物,她以考古人严谨的态度介绍了这件物件的长度,但女儿则认为,在短视频创作的过程中,描述一件物体的大小,不需要过分追求精确,因为对于手机对面的人来说,他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对13厘米还是16厘米并没有概念和判断,这样的内容就会造成无效传播。
目前许卫红保持了周更的模式,未来或许会增加来满足用户逐渐增加的需求。虽然许卫红认为,自己的短视频如今还不算成熟,涨粉速度并不惊人,但她还是看到了在抖音做科普的力量,很多人会和自己互动,表达自己对于考古工作的好奇,甚至一些普通人的视角,是自己作为考古专业工作者从未有过的,这也给她的工作本身带来了更多的启发,短视频创作像是一种相互的科普。
我在给用户科普考古,他们在给我科普世界。许卫红不止一次地思考过,考古人下场短视频,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每次思考的时候,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的话就会重新回到许卫红的脑中。
苏秉琦是这样说的:“考古是人民的事业,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事业。人少成不了大气候。我们的任务正是要做好这项把少数变成多数的转化工作。”
标签:工作,陕西省,兵马俑,专业,工作者,咸阳,职业,古人,辛苦,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