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里的客运站,还能活多久
客运站逐渐把路程缩短到“最后几公里”,在小县城的夹缝里艰难生存
文 | 《财经》实习生 刘潇阳
编辑 | 王静仪
2000年前后,罗建洪来到苍溪客运站工作,从稽查员到站长,在四川北部这个小县城里,他见证了客运站二十年的兴衰。
据他回忆,2008年之后几年内,客运站一年比一年繁忙。节假日,候车厅和停车区人挤人没有一点空位,办公室直到深夜还亮着灯,员工临时去四处调车,甚至去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借车。
“节假日我们每天晚上加班也忙不完,车不够的时候,我们就到处打听哪里还能借到车。跑过山西、陕西、上海、杭州,有一次专门跑去无锡一个公立医院,那儿停了辆车,还有一年我们跑了两次去借车。” 罗建洪回忆道。
但他未曾想过,2015年以后,客运站已不再是“人找车”,而是“车找人”。零零散散的乘客,再也填不满大巴。人来人往的县城中心,客运站却异常安静。
“人少了。”司机这么说,客运站的工作人员这么说,坐车的人这么说,不坐车的人也这么说。
图/刘潇阳
根据广运集团数据,截至目前,苍溪客运站共有定制客运班线3条,定制客运车16辆,主要通往成都和重庆,其中成都班列车辆平均实载率91%。一改过去老年人和学生为主要群体的情况,定制客运出行的人次中,中青年人占比90%,老年人占市场10%。
定制客运以7座或9座车为主。“司机和乘客熟悉之后,不会担心司机跑路接私活吗?”车站内一位候车的乘客提出疑问,他认为定制客运的发展会受到约束。
李经理表示不必担心这个问题。灵活发车的性质使得定制客运朝着“网约化”趋势发展,为此,客运站已经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定制客运平台,在小程序“广运神马”上,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即可查看每日定制客运班次。
以苍溪县到成都市为例,每天有7趟班次,均为8座车,票价120元。买票后填写出发地点,发车时间段内客车就会赶来接送。
经常使用该平台的蒲先生表示:“就和滴滴打车一样,定制客运可以直接到家门口接我,价格比普通客车贵几十块钱,比滴滴还是要便宜很多。”
小陈则对定制客运持悲观态度。“定制客运是比较高端的服务,长期可能发展不起来。在经济实力不算很强的地方,大家还是能省则省,能走路就不坐车。”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交通运输服务一定程度上是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
镜子的背后,是全国每个县城客运站的命运缩影。苍溪客运站浮浮沉沉,如此普通又不普通。
(除罗建洪、李小均外,文中提到的人名均为化名)
标签:客运站,苍溪,客运,苍溪县,的人,客车,火车站,乘客,县城,客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