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期已过!黄维院士豪言的诺贝尔奖在中国会成常态哪去了?
新闻资讯
“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2013年9月29日,中科院院士、时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在迎接该校6900名本科新生的开学典礼上,做了上述石破天惊一般的发言。对于“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创新型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他坦言自己并不太赞同。当时在黄维看来,中国大学的水平与质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取得了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功,“2011年我国研发投入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
但也必须看到,跟真正的诺贝尔奖相比,未来科学大奖在分量上总还有略逊一筹的感觉。倘若希望黄维院士十年前的豪言在下一个十年有所斩获的话,那一些相关的环境与土壤,就必须得到精进与改善。
毕竟,盐碱地里只能生出歪瓜裂枣,肥沃的土地上才能长出茁壮的庄稼。您说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标签:院士,诺贝尔奖,诺贝尔,残雪,中国,自己的,文学奖,常态,这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