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花团锦簇的大观园,江浙沪独生女林黛玉的自我定位有何不同?

新闻资讯 黛玉,林黛玉,宝玉,宝钗,贾母,大观园,红楼梦,湘云,电视剧,独生女 09-20

贾政游大观园。作者/[清]孙温,来源/旅顺博物馆

贾政游大观园。作者/[清]孙温,来源/旅顺博物馆

林黛玉对于世事道理和自己的人生均有清醒的认知,黛玉与湘云于凸碧山庄内赏月,感叹中秋佳节却不能事事遂心,正值大观园被抄检,贾家正滑向没落的边缘。黛玉说道:

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黛玉向来多思多虑,兼带着一副病体给她带来的关于生死和人际的思考,她对于世事已经看得十分通透。这番话看似消极伤感,实是大实话。同样的还有她喜散不喜聚的“天性”。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这是她的远视,也是她在经历如此人生时的思考。虽是悲观,但仍积极地维护尊严,努力在贾家立足。黛玉有着自己的处世方式,才在这荣枯有道的贾家里成了为人称道的独特的才女。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很难想象曹雪芹在构建林黛玉时寄予了怎样美好的理想,但无论如何,人们都能从林黛玉种种言行举止中看到她作为大户人家中一员的率性与清醒。林黛玉作为外在的身体是羸弱的,情感是丰富柔软的,但她的内在却是坚韧的。这样的矛盾让黛玉成为自己,也呼唤着更多个性的觉醒。

参考资料

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霍国玲,紫军校勘:《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3、周汝昌,晁继周主编:《新编红楼梦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

4、刘上生:《探骊:从写情回目解味红楼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

5、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编辑:广州明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黛玉,宝玉,林黛玉,红楼梦,大观园,来源,宝钗,自己的,两人,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