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闪电破产 拜登不得不“救市”?
美国硅谷银行3月10日宣告倒闭,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破产的第二大银行。在爆雷之后的短短48小时就破产,震动全球。虽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出面接管,但美国存款保险上限为每名储户25万美元,而硅谷银行90%以上存款不受保护,硅谷银行倒闭可能引发科技行业的大范围倒闭和裁员浪潮。因此硅谷银行倒闭后,美国总统拜登与加州州长纽瑟姆进行了交谈。美国硅谷和金融界人士则公开呼吁政府介入推动另一家银行收购硅谷银行,而且最好在下周一前达成。
48小时“闪崩” 硅谷银行死的不冤
硅谷银行是怎么破产的,这里尽量不带专业术语来讲个故事。
疫情暴发后,美联储量化宽松,拼命印钱,长期维持超低利率,导致美国初创企业吸引大量风险投资,硅谷银行存款也从2019年的617亿美元跃升至2021年底的1892亿美元。
然而钱多了也麻烦,因为硅谷银行根本找不到那么多需要贷款的人。那怎么办?硅谷银行的短期存款利息是0.25%,而当时美国长期国债的利息是百分之一点几。只要把资金买入美国长期国债持有到期,硅谷银行就可以“躺赢”,无风险地吃利差。
此外,硅谷银行倒闭,被认为是美联储以四十年来最激进的加息行动遏制通胀的最新后果。加息一向是美国的大招,通过加息不但可遏制通胀,更重要是要引发国际上金融动荡,趁机弄垮几个国家的经济,“收割”一轮,比如我们最熟悉的亚洲金融危机。
如今美国加息7次,通胀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国内经济反而出现问题。硅谷银行破产只是一个前奏,是继续加息还是停止加息陷入两难。美国想故技重施,利用金融打劫全球,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
作者丨陈人欢,深圳卫视直新闻高级主编
标签:硅谷,银行,美国,存款,加州,美元,利息,企业,美联储,国债